青春告白祖国:当传统佳节遇上家国情怀,看德院学子这样过双节
2025-10-09 19:35  

当中秋的团圆意蕴与国庆的红色脉搏相遇,学校各级团组织围绕“我和祖国共成长”主题开展了近40场系列活动,将传统文化、爱国情怀与专业特色、社会实践深度融合,为青年学子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行走的思政课”。月饼里的中俄友谊、镜头下的中国红、画笔尖的锦绣山河、社区中的志愿服务……学子们在亲身参与和创造中,感受着国家脉搏、文化传承与个人成长的同频共振。


12B24


以行践知:让爱国情怀扎根实践土壤

“听党话,跟党走,做初心不改的坚守者 ……”10月1日清晨,腾飞广场上,“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凝聚青春奋进力量”国庆升旗仪式如期举行。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步伐护送国旗入场,200余名师生肃立注目,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与“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在校园上空回荡——这堂“国旗下的思政课”,以最庄严的仪式为青年学子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走出校园,实践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健康医学院团委组织志愿者带着血压仪、健康手册走进袁桥社区,在“国庆华隆盛,中秋含韵光”活动中为居民义诊,将“健康中国”的理念融入节日关怀;化学化工学院团委组织学子赴康乐社区,和孩子们一起手绘祖国山河,当孩子用蜡笔涂出“最红的国旗、最绿的草原”,爱国的种子在童趣中悄然萌发;商学院团委组织志愿者走进学府社区德育幼儿园,通过“红色故事小课堂”“爱国知识问答”“红色手工制作”,让“小小少年心”种下“大大爱国情”。

红色研学则让历史记忆与青春担当产生深度共鸣。美术学院团委组织师生奔赴德州市宁津县渤海军区教导旅旧址,在纪念馆的老照片、旧物件前驻足,聆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故事,返校后开展主题创作,将革命精神转化为笔下的生动画作;学校青马班学员走进德州市烈士陵园,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擦拭烈士墓碑,在默哀与宣誓中感悟“金秋祭英烈,青春承使命”的深刻内涵,“原来课本里的‘英雄’离我们这么近,他们的精神就是我们青年该传承的‘接力棒’”,校级青马学员、数学与大数据学院24级刘自义在活动日记中写道。


185DD


指尖传情:让传统与创新撞出青春火花

“揉面团、包馅料、压花模,原来一块月饼里藏着这么多讲究!”在别尔哥罗德食品科学学院团总支组织的“明月千里,相聚中秋”活动现场,中俄学子围坐在一起,指尖翻飞间将面团捏成圆润的月饼胚,印上“中秋”“团圆”的字样。当带着热气的月饼出炉,中俄学生交换品尝,汉语与俄语的赞叹交织,“凸显中俄情谊”的活动理念在香甜中落地生根。

这样的“指尖互动”在校园里处处可见。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团委“此心安处是吾乡”活动中,留校学生接过包装精美的月饼礼盒,在心愿墙上写下“虽不能回家,但校园也是我的家”;音乐学院团委为新生送上定制月饼,让初入校园的学子在饼香中感受到“第二故乡”的温暖;美术学院团委组织的“翰墨铭赤心”绘画活动里,学生以油画、水彩为笔,将中秋的桂月与国庆的红旗绘在同一张画布上,让传统节日与家国情怀完成艺术化交融。

传统与创新的碰撞更体现在“科技+节日”的组合中。能源与机械学院团委开展“3D打印中国红”活动打破常规,学生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迷你国旗、月饼模型,将前沿科技与节日元素结合,“原本觉得3D打印很‘硬核’,没想到能用来表达爱国情怀,这种方式特别酷”;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团委举行的“庆华诞迎中秋,一签藏锦绣”活动中,学子设计的电子书签里,无论是勾勒月下桂树的清雅景致,还是描绘红旗飘扬的热烈画面,亦或搭配描写双节的诗词短句,都是对传统节日文化与家国情怀的深度感悟。


19912



多元表达:让青春之声传递家国深情

“用中文朗诵《青春中国》,再用俄语翻译给同学听,感觉爱国情怀有了‘双声道’。”外国语学院团委“光影忆初心,双语诗韵颂国家”活动中,学生们先集体观看《我和我的祖国》,再用中英、中日、中俄双语创作诗歌,“祖国”“团圆”“初心”等关键词成为笔下高频词,不同语言的碰撞让家国情感有了更丰富的表达载体。

文字、镜头、歌声,都成为学子传递深情的“话筒”。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团委“我的双节漫游录”活动里,学生用手机记录“街头的国旗装饰”“祖国的万水千山”,没有华丽剪辑,却满是校园烟火气与青春真实感;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团委开展的“我与国旗合个影”活动收到百余张照片,有人在图书馆前与国旗同框,有人带着国旗打卡家乡红色地标,光影定格下是青年与祖国的“双向奔赴”;药学院团委通过观影与主题宣讲,教师教育学院团委以书法大赛为载体,在笔墨挥洒间传承家国情怀;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团委“声颂双节,共贺家国”活动中,留学生用不太流利的中文演唱《我和你》,歌声虽质朴,却道尽对中国双节的喜爱与祝福。

在生命科学学院团委“薪火相传”家书手写信活动中,一名学生这样写道:“以前觉得‘爱国’很大,现在发现,给家人写一封报平安的信,认真完成一次专业实验,都是对‘家国’的小小守护。”这正是德州学院各级团组织双节活动的初心——不局限于宏大叙事,而是将家国情怀融入青年可感、可做、可传的日常,让“爱国”从口号变成行动,从认知变成信仰,在中秋的团圆与国庆的欢庆中,完成一堂浸润心灵的“大思政课”。


14B08


学校各级团组织始终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把青年思想引领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强化与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相结合,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全环境立德树人相结合,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三个结合”的要求,不断构建“认知浸润—情感认同—实践淬炼”的育人闭环,将中秋的“小家情”与国庆的“大国志”紧紧相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度融合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助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创新性人才。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