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校团委前往德城区新湖街道、广川街道深入推进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共青团德城区委书记李凯、街道相关负责同志及校院团委负责同志参加了活动。
![1DB22](/__local/0/34/20/4DC0BCDF459668ADD8BBCD7A7ED_23AA8751_1DB22.jpg)
校团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对接共青团德州市委、共青团德城区委,带领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体育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实地走访了岔河社区、兴文社区、丰华社区和状元府社区,深入了解社区需求和规划,沟通社区实践工作推进情况。
![1CB99](/__local/4/49/61/B47708113CB410666037649BBF6_12169D56_1CB99.jpg)
在座谈中,双方进一步就完善制度机制,推进大学生社区实践常态化、项目化、品牌化进行了交流,并就下一步工作达成共识。
![588B5](/__local/2/DC/BC/3F52940921F3181B5B68D5DF165_E0FF1075_588B5.jpg)
建立校地联系制度,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建立团干部互通机制,校团委负责人与共青团德州市委、共青团德城区委相关负责人建立联系,各学院团委(总支)书记与乡镇(街道)团委书记建立联系,各院系团组织与社区“一对一”、团支部与社区“多对一”的方式结对,设置议题,就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相关项目落实推进情况定期进行沟通。
![1F674](/__local/F/F1/08/66D78351C073AC3FB87D686E909_61D0DB2B_1F674.jpg)
强化“一院一品”建设,打造社区实践特色品牌。由校团委牵头,各学院团委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根据社区需求设计实施实践项目,组建具有较高辨识度的实践服务团队,充分动员志愿服务、公益文化等学生社团成立项目组开展专项服务,引领团员青年走进社区参与和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双方相互赋能,在不断强化“一院一品”建设中积极打造社区实践特色品牌。
![208C2](/__local/E/87/C0/AA5BE07E7FA8F015BF60D0958E4_674CBD84_208C2.jpg)
探索建立双向认证评价机制,强化社区实践保障。将团员青年参加社区实践情况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管理和学生综合测评体系,认定服务学时,发放第二课堂学分,并作为团内评优、推优入党入团的重要参考。优秀学生兼任乡镇(街道)团组织职务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工作履历项目,并记入“智慧团建”系统。同时双方将共同探索社会化资源配置方式,采取众筹、共享等多种渠道,为项目实施提供人才、资金、阵地等资源,努力为社区实践提供保障。
![1F4E9](/__local/2/63/9E/46A03A4A6883A54B0B734AEB97C_AED5DD61_1F4E9.jpg)
下步,校团委将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作为促进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的有力抓手,积极统筹校内外资源,提升社区实践参与面、覆盖面,深化社区实践内涵,创造性培育精品项目,带领团员青年在服务地方、服务社会中增强时代责任、提高社会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