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学院团委2018年工作要点
2018-03-27 16:24  

    一、总体工作思路

    2018年,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党建带团建为根本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理念,以启动学校共青团改革为契机,以完善学风建设的协同机制为着力点,以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落脚点,深化“服务学校发展大局、服务学生成人成长成才”两大工作职能,构建“团建创新、团干培养、团员成才”三大建设体系,完善“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的四维工作格局。

    二、工作目标任务

    (一)必须完成的目标任务

    1.领导班子建设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和行动,落实团中央、团省委的部署安排,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深化落实《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立足党建带团建的根本导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增强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年度考核指标体系为导向,提高工作的执行力、落实力。

    2.党风廉政建设

    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党内规章制度,认真履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规定,明确领导班子和成员对党风廉政建设应负的重大责任,将廉政建设作为常态化、基础化工作予以开展,坚持监督与自我监督相结合,将廉政建设的基本要求内化为党性修养,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遵守党的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

    3.安全稳定工作

    充分认识加强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肩负起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政治责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防止影响安全稳定的事件发生;对团属活动场所,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整改各类安全隐患。增强大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以及应急沟通、求助自保的能力。

    4.认真完成学校党政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以加快建设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为目标导向,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学校确立“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阶段性目标,对照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利用共青团组织动员、思想引领、服务成才的组织优势,将共青团工作有机融入学校中心工作,围绕学校综合改革工作等重点工作,加强“四位一体”德育体系的第二课堂建设。认真完成学校党政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工作任务。

    5.“团建创新”工作

   (1)深入实施学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

   (2)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实行班长兼职团支部副书记制度。

   (3)完善“青年之声”平台建设,建立联系团员青年、服务团员青年的常态机制。

    6.“团干培养”工作

   (1)健全学生干部培训培养机制,完善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现全校主要学生干部轮训一遍。

   (2)完善学生团干部管理机制,修订完善学生干部管理办法。

    7.“团员成才”工作

   (1)积极做好团属媒体建设,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与学风引领工作的辐射力。出版团报《德院青年》8期,“德州学院团委”微信公众号发布精品图文信息156期,“德州学院团委”微博开展各类线上活动5项。

   (2)完善科技创新实践与竞赛平台。按照“以训带赛、以训促学”的思路,协同教务处做好科技创新实践与竞赛工作,做好“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各类竞赛的组织培训工作,确保在获奖层次与数量上与2017年持平。

   (3)推动志愿服务与服务地方的平台对接。紧紧围绕《德州学院服务德州行动计划》要求,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200余项,服务和谐德州建设。开展好2018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招募、选拔、推荐,和2018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二)创新性、开创性的目标任务

    1.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团委与教务处、学生处共同做好“第二课堂成绩单”与综合教育学分评价的对接工作,将综合教育学分管理平台对接团中央“第二课堂成绩单”管理平台。

    2.完善学风建设的第二课堂培养培训体系。为青年学生考研、考编服务,做好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活动,举办大学生模拟授课大赛、综合能力大赛、模拟公务员考试大赛等。

    3.完善实施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进一步完善项目流程、创新工作模式、争取实现训练成果向科创竞赛成果转化,争取成果转化10项。

    三、工作措施

    (一)以共青团改革为统领,着力推进“团建创新”体系建设

    1.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契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开展“四进四信”活动,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支部、进社团、进网络、进团课。深刻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认知规律、话语体系特点与群体特征,积极探索青年学生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方式,广泛开展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学习教育活动。

    2.深入实施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开展好活力型团支部、学习型团支部评选工作。推行班级团支部与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实行班长兼职团支部副书记制度。明确支部委员会、支部成员在支部职能履行和工作开展中承担的具体责任,合理设置支委,适当增加实践委员、网络委员等委员设置和数量。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明确支部团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团小组会的议事范围和决议权限,严格团员教育评议和团员年度团籍注册制度,确保团课深入有效开展。

    3.构建党领导下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以团委为核心和枢纽,以学生会组织为学生主体组织,以学生社团及相关学生组织为外围延伸手臂。推动学生会组织深化改革,依法依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

    4.深化“网上共青团”的思想引领功能。依托全团“智慧团建”系统,实现基础团务、团员管理和团的信息统计网络化;统筹建好网络工作队伍,建立健全管理、培训和激励机制;加强团属微博、微信的内容创新,科学设置主题,定期发布高质量的图文信息。

    (二)以桥梁纽带为定位,着力推进团干培养”体系建设

    1.完善学生干部考核管理机制。立足“政治合格、学习优秀、品德良好、作风过硬、群众基础好”的选拔标准,进一步细化学生干部的认定范围与职责义务、选拔标准与程序、考核方法与流程、培训内容与方式,建立健全对学生骨干的选拔考核、培养使用、监督制约、淘汰退出等机制。

    2.推进团校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建设。探索构建专业学习与学生事务工作有机衔接、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统筹、周期化培训与专题式培训相结合、校级培训与二级学院培训相互补的培训模式。深化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着重在青年学生骨干与学生团干部中选拔一批骨干作为培养对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开设党性教育、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工作锤炼、对外交流等方面的课程。

    3.健全联系青年学生的常态机制。贯彻落实“1+100”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工作,团委专职团干部实施好“五个一”活动,即每学年直接联系一个团支部、指导一个学生社团、讲授一次团课、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带队一次社会实践。

    4.推进实施“心理阳光工程”、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行动、节假日送温暖等工作,加大对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问题、人际沟通困难、上进心不足及毕业未就业等学生群体的帮扶力度。积极与德州“12355”青少年服务台对接,依托专业力量为学生提供法律、心理服务和权益个案帮扶。

    (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力推进团员成才”体系建设

    1.完善学风建设的团组织联动机制。紧密围绕学风建设这一关键主题,充分发挥共青团的宣传引导、组织动员优势,通过主题团日、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活动和载体,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升学习积极性、严格学习纪律;在学风建设的举措实施、氛围营造与平台构建方面,形成团委整体筹划、团总支推进实施与团支部细化落实的联动机制。

    2.推动第二课堂的内容转型。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落脚点,削减与学风建设、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的低层次活动,加大第二课堂的转型力度,推进校园文化活动由文体娱乐型向素质培养型转变;加快完成学生社团整改与转型工作,以学术型、创新创业型社团为导向,实现学生社团与各学院专业实践紧密结合的创新实践培养模式。

    3.实施第二课堂的项目化管理。建立实施“众创众筹众评”制度。在共青团各项工作活动中,探索实施项目化的征集招标、申办领办、组织实施、师生评议等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广大师生主体作用,全面参与共青团工作的设计、决策、实施、评议。促进“青马工程”“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孔子学堂”“国学达人”挑战赛、“挑战杯”“创青春”“三下乡”“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艺术节”等品牌项目的运行规范和内涵提升。

    4.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立足第一二课堂相协同的工作理念,以学风建设为关键,将科技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内容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团委与教务处、学生处共同做好“第二课堂成绩单”与综合教育学分评价的对接工作,从工作内容、项目供给、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整合拓展,客观记录、认证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经历和成果,促进第二课堂成绩单成为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单位选人的重要依据。

    5.深化实施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按照“以训带赛”的思路,团委协同教务处做好科技创新实践和竞赛的组织工作,实现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与“挑战杯”竞赛的深度整合,以学生科研项目运作的方式,做好项目申报、过程指导、成果结项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推进研究训练计划的成果落地、成果转化。按照“以训促学”的思路,团委协同教务处完善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的过程培养,充分利用所在学院学科优势和科研条件,加强对参与研究训练计划学生的培养,在学术规范与文献搜索、调查研究方法、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重点培训,实现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与大学生专业实践、学术研究有机结合。

    6.构建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与专业实践相整合的实践平台,构建“立足校园、服务德州、精准对接、项目运作”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模式。服务项目重“长效”,使学校与地方的对接更为顺畅,资源整合更为高效,强化志愿服务团队自我组织、自我运转的能力;服务过程重“常态”,注重实现志愿服务的常态化运作,遵循志愿服务的规律,沿承工作积淀与经验,顺应志愿服务新要求,以积极稳妥的方式破解工作难题;服务成果重“落实”,以优化志愿服务质量为目标,以更细化的标准增强志愿服务的责任意识和服务能力,以志愿服务内容为导向,强化志愿服务能力培养。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