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家国情怀,彰显青春担当——德州学院202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2020-09-01 18:04 团委 

今年暑假,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我校202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决战脱贫攻坚,青春献给祖国”为主题,宣传发动广大同学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7月初以来,校团委和各学院团总支组建200余支实践团队,坚持就近就便原则,立足家乡资源,深入贵州、内蒙古、宁夏、江西、山西、山东等省市基层开展社会调查和实习实践活动,服务家乡建设发展实践内容涵盖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开展“青鸟计划”实习实践活动、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五大类别,在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助力留守儿童,让爱在暑期辅导中传递


 7月15日至8月30日,校团委组建“留守之家”暑期课业辅导活动志愿服务队,在德州市德城区七里庄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名德城区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暑期辅导志愿队,在壹乐园七里庄儿童站,为社区12名留守儿童重点针对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进行课业辅导,对小学生在假期作业方面的知识短板、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达到因材施教,助力暑假期间社区学子梦想起航。课业辅导之余,志愿者们还针对留守儿童开展了防溺水安全教育。“我们白天要上班,孩子刚上小学二年级,让孩子自己在家不仅不安全,作业也没有人辅导,一到寒暑假,我们家长就很焦虑。在社区看到德州学院开展大学生‘留守之家’公益服务后,我们第一时间报了名。”9岁的潘鹏宇的妈妈告诉记者,“大学生志愿们帮忙检查作业,解答孩子们的疑惑,对孩子很有帮助。”“志愿活动是传递爱心的过程,自己也会学到了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容我由衷的感觉当一个志愿者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志愿者魏春升表示。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留守之家”志愿队团队成员为小学生提供辅导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留守之家”志愿队团队成员为小学生提供辅导


 校团委青年传媒中心组建的“守护天使”大学生“空中课堂”支教团有序开展了线上“云支教”活动。35名青年传媒中心的学生骨干发挥专业特长,通过钉钉直播、QQ群课堂、微信视频等方式,对内蒙古、宁夏、山东等地的55名中小学生进行课业辅导。大学生志愿者们耐心细心,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青年传媒中心“空中课堂”支教团成员通过QQ对张哲子同学进行云辅导)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舒林杰同学返回贵州家乡后积极参加“在外大学生反哺家乡”社会实践,他利用暑假时间到松桃甘龙镇中心完小开展了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活动通过开展室内室外特色课程及家访,致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促进贫困山区农村孩子全面发展。舒林杰说:“我们这次支教活动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其能全面发展。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也会进行多次的家访活动,让孩子和父母多一些沟通,让父母能够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使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得更好。”


(舒林杰同学在贵州松桃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的事迹被央视报道)


投身脱贫攻坚,聚力乡村振兴

经济管理学院2018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邵文琪,在共青团禹城市委参加了社会实践工作,主要负责农村“希望小屋”工程推进,就业创业援助政策宣传,以及团市委微信、微博平台的运营。“希望小屋”是团省委正在积极推进的一项工作,通过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的支持,为农村8-14周岁以下的贫困家庭青少年,布置一间供他们学习、生活的独立空间。“工作时我们下乡实地考察,让我体会到了政府对经济困难家庭青少年的关怀。当我看到孩子们通过‘希望小屋’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立学习和生活空间后,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时,让我深刻的感受到我的实践工作的意义。”


(邵文琪同学对“希望小屋”进行宣传)


物电学院“根与心源,建设家园”暑期三下乡实践队响应团组织号召,对家乡德州市宁津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任务进行实地调研。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5名学生干部对家乡宁津县贫困户进行调研,为宁津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数据支撑,真正做到情况清、底数明、项目准、措施硬,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


(物电学院“根与心源,建设家园”团队成员对家乡宁津县贫困户进行调研)

 

能源与机械学院2017级本科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冯光宗同学,在禹城市禹泽社区益家社工参与公益服务活动,协助为本市贫困儿童建立档案,意在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与生活的环境。化学化工学院2018级化学工程与工艺班董昊文同学,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扶贫办参加社会实践。实践期间,到各村镇对扶贫户等级,及其具体家庭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与记录,对符合标准但尚未得到政策补贴的贫困家庭及时建档,并进行后续扶持。“这次实践的时间随然不是太长,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尽我所能地为我们的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如果有机会,我想毕业后投身扶贫工作。希望我们的社会发展越来越好,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能够享受到美好的生活。”

 

(冯光宗同学在禹城市禹泽社区益家社工协助为本市贫困儿童建立档案)

 

(董昊文同学及其团队成员对扶贫户家庭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与记录)

 

贡献青春力量,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尽管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是我们必须时刻绷紧疫情防控的这根弦。生命科学学院孙佳宁同学,在青岛市李沧区东城水岸社区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作为社区志愿者,孙佳宁主要负责小区北门的体温测量工作。从早上六点开始到晚上八点,除了吃饭时间,一直坚守在服务岗位。“在上班高峰期时,进出的人都很多,基本不能坐下。一天下来,浑身疲惫。经过这次社会实践,我由衷的佩服和感谢那些冲在防疫一线的人们,我也希望能尽我的绵薄之力,来帮助他们,为我们的家乡做点贡献。”


(孙佳宁同学在青岛市李沧区东城水岸社区体温监测点对小区居民进行体温测量)

 

法学院行政管理的郑钰同学,在济南圣泉集团参加实习实践,主要工作是对口罩等防疫物资进行包装和管理。“疫情发生以来,圣泉集团致力于防疫物资生产,在保障防疫物资供应的同时带动就业,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彰显了一家民营企业的使命担当。尽管现在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但是专家也在提醒民众当前疫情防控仍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因此我选择到圣泉集团实习实践,希望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郑钰同学在济南圣泉集团实习实践,负责对口罩等防疫物资进行包装)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校团委高度重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案设计、实践安全、宣传氛围营造、总结提升等工作,多次强调就近就便、确保安全、务求实效,结合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做好结合文章,把实践育人落实落细落小,在团委微信公众号、微博搭建了“三下乡”专栏,并通过校内外媒体及时宣传报道;还积极发动各实践团队通过“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镜头中的三下乡”“趁青春,去基层”等系列团中央线上活动平台,讲述实践故事、记录实践过程、分享实践成果。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社会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各地引起良好反响。各实践队伍在央视新闻、中国青年网、海报新闻、齐鲁网、德州云等媒体平台发布我校“三下乡”相关新闻报道40余篇。

接下来,校团委将做好典型选树宣传,开展社会实践队伍评优和社会实践成果分享交流,发掘社会实践活动中富有感召力的青春故事和青春榜样,将实践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作为鲜活案例,夯实实践育人工作品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