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二)
2019-08-28 11:50 团委 

炎炎夏日依然阻止不了我校“三下乡”实践团队同学们前行的脚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宣讲团、“生命拯救者”急救与健康知识宣讲服务队、“青春心向党 科技兴农村”大学生科技兴农服务团、“乡村规划” 志愿服务队、“我看祖国新变化”观察团等实践团队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社会实践活动。

支医支农篇:爱心传递温暖,专业回馈社会

7月10日,医药与护理学院的“温馨天使”爱心义诊服务队和“生命拯救者”急救与健康知识宣讲服务队,赶赴我校第一书记帮包村——夏津县雷集镇康寺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给我测一下血糖吗?”“我最近消化不太好,有什么调理方法吗?”“我有糖尿病史,平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医药与护理学院师生发挥专业优势,耐心、细致地为村民普及健康知识、测血压血糖、进行健康生活指导、讲解心肺复苏及常见外伤的紧急处理方法,为每一位来咨询就诊的居民进行细致的服务。社区居民纷纷向实践团师生表示感谢。“掌握了这些急救知识,不但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对有需要的人及时伸出援手”,一位年轻的母亲说;张大爷连连赞叹实践团师生的专业素养,并表示要把学到的急救知识传授给家人和邻居。

7月14日-16日,汽车工程学院“科技下乡”团队一行26人,以“科技兴乡致青春”为主题来到赵虎镇小梁庄村,结合汽车学院的专业优势,向村民开展了解答机动车常见故障、义务维修农机、普及三农知识、创建科技图书角等多项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实地走访调研,深入田间地头组织科普讲座,还为小梁庄村带来农业科技读本、农业工具书、农业机动车维修与保养等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图书100余本,在小梁村建立了科技图书角。“农业机械已经走进千村万户,不但提高了村民的生产效率,也大大减轻了村民的劳动负担,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希望这次“三下乡”活动能够开阔小梁庄村村民的视野,让科技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与活力”,实践团负责人这样说。

“俺家种的葡萄,树苗长势很好,可是产量不高,采用那种管理方法可提高葡萄的产量呢?”一位村民恳切地问道。“一般苗势太旺的,都会与幼果争夺养分,所以苗势太旺的,要注意减少含氮化肥施用;果实膨大期,不仅要补钾,还要注意磷钾钙镁等养分的平衡”,生态与园林建筑学院实践团老师耐心地讲解。

7月10日,生态与园林建筑学院的“青春心向党,科技兴农村”大学生科技兴农服务团实地查看了夏津县雷集镇康寺社区种植户的葡萄大棚、甜瓜大棚、花生玉米地等主要生产基地,深入了解康寺社区的种植业的生产情况,并耐心解答村民在农作物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向村民传授了作物种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农药用量等技术要领和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

理论宣讲篇:青年大学习,奋进新时代

“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里有这样一群青年,他们牢记“学好理论,研究理论,宣传理论,服务社会”的初心,用实际行动追求对科学理论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立志成为理论政策的传播者,续写理论普及宣讲的新篇章。他们就是我校的“三下乡”理论普及宣讲团。

他们积极响应团中央关于在全团开展“青年大学习”的部署要求,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机会,开展主题宣讲、展板宣讲、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红色基地学习等系列活动,切实通过学习来提升自身理论水平、政治素养,投身“青年大学习”。历史与社会管理学院实践团,以“传递青春力量,弘扬时代精神”为主题,在德城区赵虎镇马庄村开展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7月13日-17日,校团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宣讲团(全国重点团队)在德城区赵虎镇姜庄村开展了互动式、接地气的面对面宣讲交流,宣讲内容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设美丽中国”等五个专题,惠及村民、儿童数百人次。宣讲员借助自主设计的形式灵活、生动直观的展板,结合身边的案例和地方实际,深入浅出地把理论普及宣讲和现实问题有机结合,引发村民深思。

国情考察篇:察社情民意 献发展计策

在助力新农村建设、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响应精准扶贫、促进生态平衡方面,众多优秀团队云集,他们穿梭于农户竹篱外,乡村阡陌间,构成了一道亮丽风景线。

资源环境与规划学院乡村规划志愿服务队、数学科学学院“水精灵”服务团、化学化工学院的化心科普服务队、纺织服装学院的“我看祖国新变化”服务队等多支团队,或着眼于乡村规划建设,或研究城乡环境保护情况,他们走进农村,调研乡村规划和环保知识,切实提出治理建议。历史与社会管理学院学子深入农村基层,到齐河县胡官屯镇周苏社区和德城区赵虎镇马庄村开展乡情调研;生命科学学院“环保先锋”美丽中国实践团,奔赴德州、潍坊、济南、淄博等地,开展垃圾分类调研及宣传,探索乡村垃圾分类实施新模式。德院学子学以致用,将专业知识融入调研之中。“‘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能力提升的同时,我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更深了。”化学化工学院实践团的负责人总结道。

7月10日-11日,资源环境与规划学院由11名教师和26名学生组成的“乡村规划志愿服务队”来到武城县李家户镇刘王庄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实践团一行分别围绕农业资源调查和农村经济产业调查、新农村建设规划、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三个主题开展调查研究及实地测量,为刘王庄村绘制了新农村建设规划蓝图,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为刘王庄村高效脱贫打通道路。

数学科学学学院的实践团师生一行来到戴村坝、东平湖、污水处理厂、中国南水北调八里湾泵站等地,通过实地调研、倾听专家讲解、问卷调查的方式,详细了解了城市污水管理系统的运行机制,又了解了八里湾泵站工程是解决黄淮海地区东部、京津冀地区和山东半岛水资源严重短缺与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国家重点战略工程。

暑假已经过半,我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仍在继续。马克思主义学院“五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宣讲团、机电工程学院科技政策宣讲实践团、信息管理学院“科技支农”志愿服务队、政法学院“七彩虹”法律宣讲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爱心国学支教服务队等将陆续在临沂、德州、潍坊、济南等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关闭窗口